n136467

唐末宰相王铎,携带家眷300多人告老还乡,在中途被强盗截杀,无1人生还。谁也想不

唐末宰相王铎,携带家眷300多人告老还乡,在中途被强盗截杀,无1人生还。谁也想不到,这场劫杀的策划者,竟是一个天才诗人。   唐末宰相王铎带着三百多号家眷随从,浩浩荡荡去义昌节度使岗位上任,半道在魏博镇的高鸡泊被“强盗”劫杀,场面惨烈。   王铎不是普通官员,他出身名门,三次当上宰相,在朝堂上几度沉浮,黄巢起义闹得最凶时,他曾主动请缨带兵平乱,一度重振军心,成功收复长安,称得上能文能武。   但功劳大了就容易招恨,宦官田令孜看他不顺眼,在皇帝耳边吹吹风,王铎就被降职调任了。   中和四年,他接到任命去义昌上任,这次出行排场铺得极大,车马豪华、侍妾成群、衣饰耀眼,活像个移动的财宝箱。   这种炫富作风直接勾起了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之子乐从训的贪念,这小子打小就心术不正,成年后更是无法无天。   他暗中在高鸡泊埋伏几百士兵,等王铎大队人马一到,直接杀人抢货,三百多人无一幸免,金银财宝和女眷全被掳走。事后乐家父子还假惺惺上报朝廷,谎称是“盗匪所为”。     蹊跷的是,如此重案,朝廷竟装聋作哑不追究,不是查不出,而是不敢查,晚唐藩镇早成了土皇帝,魏博兵力强悍,皇帝自己都怕惹火上身,这种憋屈的放任,赤裸裸暴露了李唐王朝对地方失控的窘境。     更戏剧性的真相藏在乐从训身后,煽动他下毒手的谋士李山甫,本是个科举落榜的才子。此人诗文写得激扬澎湃,在文人圈里小有名气,却屡次考进士不中。   当年王铎当主考官时,李山甫满怀希望应试,结果名落孙山,从此记恨在心,当他发现乐从训觊觎王铎的排场,立刻抓住机会怂恿,一场私人恩怨就这样借刀杀人。     李山甫的报复看似极端,但背后却折射出晚唐科举的溃烂,制度初期还能相对公平,到了王朝末期,录取名额被权贵子弟垄断,寒门才子上升通道堵死   像李山甫这样多次落榜的文人,怨气无处发泄,转而投奔地方军阀当幕僚,类似案例比比皆是,当制度失去公正,知识精英的挫败感便化作破坏力,反噬摇摇欲坠的王朝秩序。     讽刺的是,王铎自己也曾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,他早年以进士入仕,还当过礼部侍郎主管考试,以“慧眼识才”著称。   可最终,这个系统筛选出的高官,却死在系统淘汰者策划的谋杀中,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恰是他爱显摆的毛病,若非侍妾成列、车马耀眼,或许不会勾起乐从训的杀心。     王铎死后不久,乐家父子也遭了报应,因横行魏博激起兵变,两人死于叛军手中,但悲剧并未终结。   朝廷对藩镇懦弱妥协的态度,进一步助长了地方割据的气焰,仅仅二十三年后,朱温篡唐自立,曾经辉煌的大唐正式落幕,一场由诗人策划的劫杀,就这样成了帝国崩盘前的血腥缩影。     参考资料:抖音百科词条——【王铎】